远红外线是什么,以及远红外线是什么东西对应的知识点,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。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,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!
远红外通信是什么意思?
远红外通信是利用红外线来传输信号的通信方式,所以叫远红外线通信。由于红外线能象可见光一样集中成很窄的一束发射出去,因此远红外线通信有两个最突出的优点:1、不易被人发现和截获,保密性强;2、几乎不会受到电气、天电、人为干扰,抗干扰性强。
此外,远红外线通信机体积小,重量轻,结构简单,价格低廉。但是它必须在直视距离内通信,且传播受天气的影响。在不能架设有线线路,而使用无线电又怕暴露自己的情况下,使用远红外线通信是比较好的。
什么是远红外线远红外线和近红外线有什么不同?
远红外线又称长波红外线,指波长1.5~400微米的红外线。(但在实际应用中通常把2.5微米以上的红外线通称为远红外线 )
他们的特性不同
1、近红外线波长较长,透过云雾能力比可见光强,给人的感觉是热的感觉,产生的效应是热效应。
2、远红外线有较强的渗透力和辐射力,具有显著的温控效应和共振效应。
用途不同
1、近红外线在通讯、探测等方面有广泛的用途。
2、远红外线是生物生存必不可少的因素,人们把这一段波长的远红外线称为“生命光波”。太阳光当中波长为 6000~15000纳米的远红外线与人体发射出来的远红外线的波长相近,能与生物体内细胞的水分子产生最有效的“共振”,同时具备了渗透性能,有效地促进动物及植物的生长。
红外\近红外\远红外都有什么区别?
同属红外线,区别为波长不同。具体明细如下:
近红外线(NIR, IR-A DIN):波长在0.75-1.4微米,以水的吸收来定义,由于在二氧化矽玻璃中的低衰减率,通常使用在光纤通信中。在这个区域的波长对影像的增强非常敏锐。例如,包括夜视设备,像是夜视镜。
短波长红外线(SWIR, IR-B DIN):1.4-3微米,水的吸收在1,450奈米显著的增加。 1,530至1,560奈米是主导远距离通信的主要光谱区域。
中波长红外线(MWIR, IR-C DIN)也称为中红外线:波长在3-8微米。被动式的红外线追热导向飞弹技术在设计上就是使用3-5微米波段的大气窗口来工作,对飞机红外线标识的归航,通常是针对飞机引擎排放的羽流。
长波长红外线(LWIR, IR-C DIN):8-15微米。这是"热成像"的区域,在这个波段的感测器不需要其他的光或外部热源,例如太阳、月球或红外灯,就可以获得完整的热排放量的被动影像。前视性红外线(FLIR)系统使用这个区域的频谱。 ,有时也会被归类为"远红外线"
远红外线(FIR):50-1,000微米(参见远红外线雷射)。
NIR和SWIR有时被称为"反射红外线",而MWIR和LWIR有时被称为"热红外线",这是基于黑体辐射曲线的特性,典型的'热'物体,像是排气管,同样的物体通常在MW的波段会比在LW波段下来得更为明亮。
红外线和远红外线的区别?
红外线--------
在红光以外的、肉眼看不见的、具有热效应的光线称为红外线。
是波长比可见光还要长,肉眼看不见的光段,红外线是太阳光线中众多不可见光线中的一种,由德国科学家霍胥尔于1800年发现,又称为红外热辐射,太阳光谱上红外线的波长大于可见光线,波长为0.75~1000μm。红外线可分为三部分,即近红外线,波长为0.75~1.50μm之间;中红外线,波长为1.50~6.0μm之间;远红外线,波长为6.0~l000μm 之间。
远红外线--------
远红外线是指波长在3-1000微米的红外线,科学研究表明,对人体有益无害的是占太阳能量60%的不可见红外光,其中波长5.6-15微米这一波段的红外线对人类的生存与万物的生长极为重要。
生命科学研究证实,人体本身是一个远红外辐射源,它可以吸收及发射远红外光,所以当远红外线照射人体时,其频率与身体中的细胞分子、原子间的水分子运动频率相一致时,引起共振效应,其能量最高且能被生物体所吸收,使皮下组织深层部位的温度升高,产生的热效应使水分子活化,处于高能状态,加速人体所需要的生物酶的合成,同时活化蛋白质等生物分子,从而增强机体免疫力和生物细胞的组织再生能力,加速供给养分和酵素,促进身体健康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远红外线是什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远红外线是什么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